T臺上,一件件充滿蒙古族文化的精美服裝令人贊嘆不已;T臺下,文化與旅游業界人士懇談融合發展之道熱鬧非凡。日前,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總決賽在呼和浩特市隆重開幕,本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突出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既為展示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搭建了舞臺,又為深化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帶來機遇,獲得業界的廣泛認可。
民族文化全面展現
翻開內蒙古旅游志,2003年8月,第一屆蒙古服裝服飾藝術節在赤峰市巴林右旗舉行,有18支代表隊300多名演員參加,期間共展出蒙古族服裝80多套、飾品100余件。
民族服裝服飾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服裝服飾獨樹一幟、精美絕倫,豐富了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15年來,內蒙古深入系統地挖掘、整理、傳承和弘揚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創新發展,堅持走出了一條民族文化促進旅游發展、旅游發展又弘揚民族文化的路子,著力將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打造成為國內外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展示宣傳、學習交流的重要舞臺和知名旅游品牌。
據了解,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共有全區12個盟市152支代表隊參賽,甘肅、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區派出的4支代表隊參賽,特邀蒙古國和俄羅斯布里亞特、圖瓦和卡爾梅克4支國際表演隊參演,參賽和表演人員達1500多人,是歷屆之最。
布里亞特姑娘斯日格瑪已經參加了多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此次她設計的布里亞特服裝將參加傳統蒙古族服裝服飾設計制作組和冬季傳統蒙古族服裝服飾設計制作組的比賽。斯日格瑪說:“我覺得布里亞特部落服裝服飾最好看,男子一般冬季戴紅纓角帽,帽邊和帽耳是羔皮或水獺皮等貴重皮毛,脖子上圍有長毛絨圍巾,身著羊皮長袍,扎彩綢腰帶,腳穿自制布里亞特式厚氈高腰蒙古靴。女裝同男裝一樣的帽子和靴子,女士袍前胸打褶,已婚女子著肩部打褶的長袍。肩部是否打褶是女性已婚、未婚的醒目標志。”此前,斯日格瑪設計的布里亞特服裝分別在2016年中俄蒙國際服裝服飾藝術節暨呼倫貝爾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大賽和第十三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上獲得第二名佳績。
東烏珠穆沁旗“沃熱”婦女手工藝協會傳統服飾代表隊的隊長娜仁格日勒說:“我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大型的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我們的隊員都是我們草原上的牧民,烏珠穆沁部落是蒙古民族的一個古老部落,服飾多采用繡有紋飾的紅、綠、藍等多種顏色的布料制成,領口和袖口寬大并裝飾有各類吉祥圖案。我們就是要通過這樣的大活動、大平臺宣傳展示我們烏珠穆沁部落服裝服飾的文化。”
不僅是傳統服飾,蒙古族元素與現代風的完美結合也是此次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的一大亮點。阿巴嘎旗海騮服裝服飾店現代禮服代表隊的領隊特木爾巴特爾說:“我們此次參賽服裝設計上考慮民族傳統原有獨特結構和款式的同時,加以現代服飾的特式造型,增加了民族服裝的時代美感。”
文旅融合成果精彩
隨著內蒙古蒙古族服裝服飾展演活動日益頻繁,品牌效應凸顯,目前,蒙古族服裝服飾已經成為內蒙古最走俏的旅游商品。
烏仁烏拉特服飾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烏拉特傳統服飾代表隊此次來參賽不只是為了展示民族服裝服飾文化,該公司負責人新其其格說:“我們公司目前有員工23 人,制作的烏拉特傳統服飾已經成為我們當地最暢銷的旅游商品,部分服裝還出口日本等國,此次參賽還想通過這個平臺打造我們企業的品牌形象,擴大銷售渠道,把我們烏拉特服裝服飾文化發揚光大。”
早在今年5月,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就已經開幕,依托全區特色旅游活動,在興安盟、錫林郭勒盟、巴彥淖爾市、烏海市舉辦了分站預賽,呼和浩特、呼倫貝爾、赤峰、烏蘭察布等盟市結合本地旅游活動組織了預賽,全區219支代表隊共2629人報名參賽。聲勢浩大的服裝服飾藝術展演讓旅游企業“嗅”到了商機,內蒙古眾多景區為提升文化內涵,積極研發設立民族服裝服飾展示、互動等旅游項目。
烏蘭察布市黃花溝旅游區把蒙古族服裝服飾展演作為文藝演出的重要組成部分。鄂爾多斯草原旅游區在傳承中創新,以“鄂爾多斯婚禮”為藍本,推出了鄂爾多斯婚禮實景舞臺劇,華麗的鄂爾多斯部落服裝服飾和精彩的劇情為鄂爾多斯草原旅游區吸睛無數。鄂爾多斯草原旅游區總經理牛永憨說,游客來內蒙古除了要看遼闊的草原,更重要的是體驗蒙古族濃郁的民族風情。旅游區在民族文化上做文章,讓游客穿上蒙古族服裝服飾,品嘗原汁原味的蒙古美食,觀看蒙古族文化演出,讓地方文化與旅游產品完美融合在一起。
民族服裝服飾已經成為旅游融合文化的最好載體,同時,旅游也成為挖掘民族服裝服飾市場的最強動力。
呼倫貝爾作為全國重要的草原旅游勝地,每年夏季都有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游覽。日前,筆者在海拉爾區溫州城步行街部分民族用品店看到,游客不時進出商店,挑選購買民族特色商品,生意紅火。這些商店掛滿了顏色鮮亮、款式各異的民族服飾,貨架上整齊擺放著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和生活用品,如太陽花項鏈、皮質鑰匙鏈等。諾圖格民族用品店銷售員說,很多顧客都來定制傳統民族服飾去參加民族婚禮、那達慕大會和祭祀等重要活動,每年旅游旺季生意最紅火,不少外地游客定制民族服飾留念。
旅游帶動民族服裝服飾銷售,同時也帶動民族服裝服飾生產企業的快速崛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內蒙古民族服裝服飾生產企業有千余家。
持續不斷打造盛典
服裝是時尚的符號,亦是地方文化有力的代表。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是內蒙古旅游業的盛事,也是內蒙古促進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的大事,是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發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打造壯美內蒙古、亮麗風景線品牌,把內蒙古建成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一次具體實踐。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廳長賀志亮表示,本次藝術節是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精神,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把內蒙古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活動,旨在展示內蒙古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厚重的民族文化,推動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交流與傳播,挖掘少數民族服裝服飾文化內涵,用文化促進旅游,用旅游承載文化,推動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傳承與創新,加強國內外服裝服飾文化藝術交流,打造永不落幕的藝術盛典。
賀志亮指出,今年,自治區以“亮麗內蒙古·霓尚草原”為主題,集中展示蒙古族服裝服飾獨特魅力,并廣泛吸取國際時尚元素,對藝術節的賽事、展演進行了多項創新,力求使藝術節的比賽和展演成為傳統與時尚融合的蒙古族服裝服飾秀,從民族文化、現實生活、未來時尚等多角度呈現蒙古族服飾之美,吸引更多人關注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喜愛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從而推動自治區民族文化傳承和文化旅游產品升級,打造以蒙古族服裝服飾為主題的文化旅游演藝產品,讓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成為內蒙古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典范。(任阿龍)